logo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中国公益行动 >新闻详情

人一旦染上了早睡,就会知道有多爽!

2025-11-09 18:41:09

每次刷到 “反复长怎么办”“气色差到显老怎么调” 的求助帖,底下评论区都十分热闹。有推荐护肤品的,也有建议多运动的……除了这些,高频出现的留言一定会有“试试早睡!亲测有效”。


其实,这并不是空泛的建议,“亲测有效”四个字背后,并不是偶然,而是身体因为早睡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不过,早睡能带来的好处,远不止祛提亮肤色这两件事。要不怎会有人夸张地表示:“一旦沾上早睡的习惯,就知道有多爽”?


图源:叶子素材


为啥要早睡?身体到点要“干活”


生物钟就像我们身体自带的闹钟,到点就提醒你该睡了,天亮又帮你慢慢醒过来。早睡说简单点,就是顺着这个闹钟的节奏来,不跟身体着劲儿。



通常来说,在入睡前2小时我们的身体会开始显著分泌褪黑素[1]。这种激素是调节睡眠的关键,能帮助神经系统放松、引导身体进入睡眠状态,其分泌量在凌晨达到峰值。若持续熬夜至凌晨以后,褪黑素分泌会逐渐减少,神经系统易维持兴奋状态,反而会出现“越熬越清醒”的情况,增加入睡难度。


细胞更新、代谢废物清除以及肝脏的解毒,都会在睡眠开始后的前几小时高效运转。按时早睡,能让这些修复过程充分展开,而熬夜的话,就等于让身体无偿加班,尤其是熬夜导致的睡眠时长不足,对身体的透支就更大了


坚持早睡,身体会悄悄发生5个“正向变化”


坚持早睡一段时间,我们的身体就会给出明显的“正向反馈”。


1.皮肤:告别蜡黄,养出水光感


夜间深度睡眠,是身体修复最活跃的时段。这一阶段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能促进细胞更新和组织修复,其中也包括皮肤中的胶原蛋白合成。规律早睡能让皮肤有更充足的“修复时间”,改善干燥、暗沉等疲态。坚持几周,肤色会更通透、弹性更好。



2. 体重:不用刻意节食,更稳定


身体里的瘦素负责传递“吃饱信号”,饥饿素负责传递“想吃信号”。熬夜会打乱二者平衡,饥饿素变多、瘦素变少,第二天高油高糖食物的欲望高涨早睡能让这两种激素稳定,不用刻意克制食欲。长期下来更容易保持体重


3. 心血管:少加班,心梗风险降


西安交大研究显示,晚上10-11点睡的人,心梗发病率仅5.1%;12点后睡的人则达9.2%[2],差了近一倍。熬夜时身体得不到休息,心脏一直紧绷泵血,血管收缩,容易堵塞、血压波动大。早睡能让心脏和血管松口气,这些风险自然就减少了。



4. 心情:告别烦躁低落,更畅快


大脑里的“皮质醇”(压力激素),睡眠不足时会变多,熬夜后容易烦躁没耐心,一点平常的小事都会让人想发火。而早睡使得皮质醇水平下降,调节情绪的能力变强。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对84万人进行研究发现如果一个通常在凌晨1点睡觉的人改到晚上11点睡觉,抑郁症风险能降40%[3]


5. 记忆力更牢固,效率变高


白天大脑接收的大量信息,需要在睡眠时完成整理与巩固——把重要的记忆留存下来,把无关的信息清理掉,这个过程就像给杂乱的信息做“系统归档”[4]熬夜会打断这个过程,导致该记住的内容没扎根,大脑里的信息处于混乱状态,后续调取记忆、梳理思路时都会格外费劲。早睡能让大脑完整走完“信息归档” 流程,记忆会更牢固,做事整体效率自然提升。



结语


对于已经习惯熬夜的人来说,不用追求“必须几点睡”的完美标准,哪怕只是比昨天早10分钟,长期下来也会有惊喜。试试吧,人一旦染上早睡,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参考资料:

[1]Burgess HJ, Fogg L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amount and timing of salivary melatonin secretion. PLoS One. 2008 Aug 26;3(8):e3055. doi: 10.1371/journal.pone.0003055.

[2]Fan Y, Wu Y, Peng Y, Zhao B, Yang J, Bai L, Ma X, Yan B. Sleeping Late Increases the Risk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he Middle-Aged and Older Populations. Front Cardiovasc Med. 2021 Sep 24;8:709468. doi: 10.3389/fcvm.2021.709468.

[3]Daghlas I, Lane JM, Saxena R, Vetter C. Genetically Proxied Diurnal Preference, Sleep Timing, and Risk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JAMA Psychiatry. 2021;78(8):903–910.doi:10.1001/jamapsychiatry.2021.0959

[4]Rasch B, Born J. About sleep's role in memory. Physiol Rev. 2013 Apr;93(2):681-766. doi: 10.1152/physrev.00032.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