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中国公益行动 >新闻详情

一场淋雨竟致命?医生:淋雨后出现这组症状,立刻就医

来源:CHTV百姓健康2025-08-04 17:33:29

长沙的一场暴雨,让29岁的男护士小章(化名)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下夜班途中被雨水浇透后,他认为自己年轻抵抗力强,仅简单换了衣服便休息,当晚便出现发烧、头痛的症状。误以为是普通感冒的他坚持上班,谁知次日症状急转直下:体温飙升至39.5℃,剧烈头痛伴随恶心呕吐、畏光、视物模糊,颈部僵硬,甚至出现意识模糊。紧急送医后,被确诊化脓性脑膜炎——一种凶险的细菌性颅内感染,最终被转入重症监护室抢救。


看似普通的淋雨,为何会引发如此严重的疾病?颅内感染究竟是怎样的“隐形杀手”?我们又该如何科学防范?


颅内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的“致命炎症”


颅内感染是指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突破防御屏障,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及其被膜)引发的炎症反应。其常见类型包括:细菌性脑膜炎(如小章所患的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脑脓肿等。



这类疾病最显著的特点是“来势汹汹”:起病急、进展快,且并发症多。若未能及时诊断和治疗,病原体可迅速破坏神经组织,导致脑积水、癫痫、肢体瘫痪,甚至引发休克、昏迷,最终危及生命。


症状辨析:

别把“危险信号”当感冒


湖南省中医院脑病一科(神经内科)专家介绍,颅内感染的早期症状极具迷惑性,常被误认为是普通感冒,这也是许多患者延误治疗的关键原因。


早期阶段,患者可能出现发烧、头痛、乏力、恶心呕吐、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与感冒症状高度重叠。但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一系列“信号”:体温持续攀升至39~40℃以上;头痛剧烈且难以缓解,服用普通止痛药无效;呕吐呈喷射状(与肠胃不适的呕吐不同);颈部肌肉僵硬,低头时下巴难以贴近胸口;对光线、声音极度敏感,甚至不愿睁眼、听声;精神状态改变,如嗜睡、烦躁、意识模糊,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


这些“升级版 症状,正是颅内感染的典型表现,需立即警惕。


诱因与高危人群:

谁更容易被 “盯上”?


小章的案例揭示了一个关键诱因:淋雨受凉导致机体抵抗力骤降。人体鼻咽部平时就潜伏着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等病原体,当免疫力“失守” 时,它们便会趁机作乱,可能通过血液循环或邻近组织(如鼻窦、中耳)的感染灶扩散,突破血脑屏障,侵入颅内引发感染。而淋雨后未及时更换干燥衣物、未充分休息,会进一步削弱抵抗力,让风险翻倍。


除了淋雨,以下人群更需警惕颅内感染:


免疫力薄弱者:长期熬夜、过度劳累、压力过大导致免疫力下降的人群;


基础病患者:患有糖尿病、慢性肝肾疾病、肿瘤、HIV 感染等,免疫功能受损的人群;


密集接触者:医护人员、教师、幼托工作者等频繁处于人群密集环境,更易接触病原体的人群;


头面部感染者:患有鼻窦炎、中耳炎等疾病且未规范治疗的人群,这些部位的感染可能成为病原体侵入颅内的 “通道”。


科学预防


颅内感染虽凶险,但做好预防可大幅降低风险。结合专家建议,可以从以下细节入手,做好实用防护措施:


1.淋雨后,别硬扛


淋雨受凉是重要诱因,需立即处理:更换干燥、保暖的衣物鞋袜,避免寒气持续侵入;用温水泡脚或洗热水澡,促进血液循环以驱寒;饮用温热的姜茶、红糖水等饮品,帮助身体恢复温度;保证充足休息,避免硬撑工作,密切观察体温和身体状态,一旦出现不适立即停下。


2.警惕 “危险信号”,及时就医


若出现“发热+剧烈头痛”“发热+喷射状呕吐”“发热+颈部僵硬” 等组合症状,或伴随畏光畏声、精神萎靡、意识改变、抽搐等表现,务必第一时间前往医院急诊,切勿当作普通感冒拖延。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后遗症、挽救生命的关键。


3.管好 “小毛病”,切断感染路径


鼻炎、鼻窦炎、中耳炎等看似轻微的头面部感染,可能成为病原体侵入颅内的 “跳板”。一旦患病,需遵医嘱规范治疗,避免病情迁延不愈,防止病原体扩散。



4.增强体质,筑牢免疫防线


免疫力是最好的 “防护盾”:保证规律作息,避免长期熬夜;均衡饮食,摄入足量蛋白质、维生素;坚持适度运动,如快走、慢跑等,提升机体抵抗力;学会调节压力,避免长期过度疲劳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来源:潇湘晨报


参考资料:

  1. Thigpen MC, Whitney CG, Messonnier NE,et al; Emerging Infections Programs Network. Bacterial meningitis in the United States, 1998-2007. N Engl J Med. 2011 May 26;364(21):2016-25.

  2. van de Beek D, de Gans J, Spanjaard L, et al. Clinical features and prognostic factors in adults with bacterial meningitis. N Engl J Med. 2004 Oct 28;351(18):184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