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降压的五个关键密码,你都知道吗?
来源:CHTV百姓健康2025-08-02 10:37:28
在现代生活中,高血压已成为令人困扰的健康问题。我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约27.5%,这个”沉默的杀手”不仅盯上老年人,越来越多年轻人也被”点名”,它可能引发脑卒中、冠心病等严重并发症,防控刻不容缓。


黄伟 主治医师
湘潭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从事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对心内科常见病及危重症抢救方面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擅长冠心病介入、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顽固性高血压、各种心律失常的诊治。在省、国家级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运动降压的原理
首先,我们先弄明白,运动为啥能降血压?
密码1:运动降压的神经调节密码,让“亢奋的神经”冷静下来。
密码2:血管内皮功能改善,给血管“装上弹簧”。
如何科学运动
密码1:选对运动类型,效果翻倍。
● 柔韧性训练不能少:太极拳、瑜伽、拉伸操这些“慢运动”,每周2-3次,每个动作拉10-30秒。就像给血管“做按摩”,既能放松肌肉,又能调节呼吸,放松肌肉的同时,还能增强身体的柔韧性与稳定性,对高血压患者非常有益。
密码2:掌握“循序渐进”的节奏。
密码3:避开这些“运动雷区”。
● 加强血压监测:运动前测血压,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10mmHg时,应先控制血压后再进行运动,避免运动中发生意外。
● 合并症患者先“体检”,特定人群须额外评估:如果有糖尿病、冠心病这些问题,在开始运动前应该进行运动测试,如6分钟步行试验、心肺运动测试等,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相应的运动训练,确保运动安全。
● 运动时避免屏气:力量训练,尤其是大负荷的力量训练要避免屏气动作,以减少胸膜腔内压和肺内压增加导致的心肌供血不足风险。比如举哑铃、做俯卧撑时,一定要保持呼吸顺畅。憋气会让胸腔压力骤升,可能诱发心绞痛,得不偿失。
● 注意药物与运动的相互影响:吃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别靠心跳数判断强度,用“能不能说话”来衡量更靠谱。如运动对控制血压有效,应酌情调整临床用药,避免血压过低。
● 运动后要充分放松。运动后别立刻停,先慢走5分钟,再做全身拉伸(每个动作10-30秒),放松时间保持5分钟以上,既能缓解肌肉紧张,也能避免血压骤降。
药物治疗:
基石不可动摇
虽然运动在高血压的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不能忽视高血压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础,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建议选择具有较长半衰期的长效降压药物,这些药物能够在 24 小时内 持续发挥作用,维持血压平稳,减少血压波动,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长效降压药物不仅能够有效控制血压,还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因忘记服药而导致的血压反弹。
结语
最后,再次温馨提醒广大高血压患者。运动是“长期投资”,别指望一次见效。只有解锁这5个”运动密码”,把散步、游泳等融入日常,像给血管”定期保养”一样坚持3-6个月,血压稳了,生活质量也会跟着提上来。科学运动,就是你对抗高血压的“隐形盾牌”。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药物治疗是基石,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长效降压药物,同时结合科学的运动方案,实现血压的长期稳定控制,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高血压联盟(中国),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病学分会, 等.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J]. 中华高血压杂志(中英文), 2024, 32(07): 603-700.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4, 52(9):985-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