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中国公益行动 >新闻详情

2025世界肝炎日:了解肝炎,守护肝脏健康

来源:CHTV百姓健康2025-07-28 11:06:03

2025年7月28日是第15个“世界肝炎日”,我国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社会共治、消除肝炎”。这一节日设立的目的在于提升全民对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意识,推动肝炎的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有效控制病毒性肝炎流行,最终实现“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


图源:国家疾控局


认识肝炎


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它由多种致病因素导致——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酒精、自身免疫因素等。当肝细胞受到这些因素的破坏,肝脏的功能随之受到损害,进而引起身体的各种不适症状。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24年的最新报告,全球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流行率为3.2%,估计有2.54亿人慢性感染HBV。中国作为全球乙肝负担最大的国家之一,HBV感染者数量约占全球慢性HBV感染者的三分之一。这些数据反映了全球在防控病毒性肝炎方面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肝炎的典型症状


患上肝炎后,身体往往会发出一些明显的“信号”,大家需要多加留意。


1.全身症状


全身症状较为常见,患者可能感到倦怠、乏力,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同时可能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对平时喜欢的食物也没了兴趣,部分人还会出现皮肤瘙痒等症状。


2.黄疸


黄疸是肝炎的一个重要表现。肝炎可导致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升高,从而引起皮肤、黏膜、巩膜(眼白)黄染,最早可在巩膜发现,之后全身皮肤可发黄,尿液也可呈深黄色,大便则如陶土状,黄疸较深时皮肤可出现瘙痒感。


3.肝区隐痛


肝区位于人体右季肋处,如果出现肝区隐痛,要警惕是不是肝炎引起的。



4.食欲减退


肝炎患者早期可能会出现非特异性的消化系统症状,包括食欲减退、乏力、下肢水肿、腹胀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建议及早检查,查明病因。


肝炎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肝炎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肝炎在成因和特点上存在差异。


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很强,是受到了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肝脏疾病,患者肝脏出现炎症以及不同程度的坏死。病毒性肝炎又分为甲肝乙肝丙肝丁肝和戊肝等,其中乙肝和甲肝的传染性及对身体的破坏性相对较强。此外,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也可能诱发病毒性肝炎。


酒精性肝炎是由于大量饮酒导致的。长期过量饮酒会对肝脏造成持续伤害,大大增加患上肝硬化、肝癌的风险


中毒性肝炎是由化学物质(如砷、磷)或物理物质引起的,这些物质会导致肝细胞变性或坏死,对肝脏的损害不容小觑。


药物性肝炎则是由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发的,像氯丙嗪、磺胺、异烟肼等常见药物都可能导致肝脏炎症性病变。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病因目前还不明确,但研究发现它与遗传相关。它主要是一类以高球蛋白血症、有多种自身抗体和汇管区呈碎屑样坏死为特征的肝脏炎症性病变。


脂肪性肝炎多是因为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经常吃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导致的。多余的热量会转化为脂肪附着在肝细胞周围,这种肝炎大多没有明显症状,一般需要通过肝脏活检才能发现。


肝炎的传染性


肝炎是否会传染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通常情况下,肝炎会不会传染取决于肝炎的类型,并不是所有肝炎都具有传染性。


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而非病毒性肝炎,如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脂肪性肝炎等是不传染的。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也不同。甲肝和戊肝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比如食用了被污染的食物、饮用了被污染的水就可能被感染。而乙肝和丙肝主要通过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如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导致血液接触的行为,以及性传播。


肝炎的预防措施


预防肝炎,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安全有效的手段。在我国,新生儿可以免费接种乙肝疫苗,这为宝宝的健康筑起了一道防线。对于成年高风险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者、男性同性性行为者、多性伴者、注射吸毒者等,也应该主动接种乙肝疫苗,降低感染风险。



乙肝母婴阻断能有效预防乙肝通过母婴传播。有乙肝的母亲在怀孕和生产过程中,采取科学的阻断措施,可以大大减少宝宝感染乙肝的可能性。主动检查也非常重要。如果出现了上述疑似肝炎的症状,或者属于易感染人群,应及时到医疗机构进行检查,以便尽早查明病因,及时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总之,了解肝炎相关知识,做好预防工作,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应对肝炎,守护我们的肝脏健康。

参考资料:

[1]Yan R, Sun M, Yang H, Du S, Sun L, Mao Y. 2024 latest report on hepatitis B virus epidemiology in China: current status, changing trajectory, and challenges. Hepatobiliary Surg Nutr. 2025 Feb 1;14(1):66-77.

[2]国家疾控局:https://www.ndcpa.gov.cn/jbkzzx/c100014/common/content/content_1942529475025997824.html

[3]https://www.yixue.com/%e8%82%9d%e7%82%8e

[4]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ttps://www.chinacdc.cn/jkyj/crb2/yl/bdxgy/yxbdxgy/202409/t20240906_298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