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中国公益行动 >新闻详情

慢性病患者长期服药如何护肝?这些信号要警惕!

来源:CHTV百姓健康2025-07-28 10:59:03

在现代社会,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许多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来控制病情。然而“是药三分毒”,长期服用药物可能会对肝脏造成一定负担,甚至导致药物性肝损伤(DILI)。肝脏作为人体重要的解毒和代谢器官,保护它的健康至关重要。因此,慢性病患者在长期用药的同时,必须重视肝脏健康,避免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那么,慢性病患者长期服药该如何护肝呢?又有哪些信号需要我们提高警惕?



程月秋 主治医师


山东曹县人民医院感染科主治医师

大学本科,毕业于济宁医学院

曾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免疫科进修学习


合理用药是护肝的关键


● 遵医嘱用药


慢性病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服药,不要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更换药物或停药。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和药物特性,制定最适合的用药方案。例如,对于高血压患者,常用的降压药有多种类型,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对肝脏的影响各不相同,医生会权衡利弊,选择对肝脏影响较小且能有效控制血压的药物。


● 了解药物特性


主动向医生或药师了解所服用药物的特性,包括是否有肝毒性、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一些药物如他汀类降脂药、抗结核药、解热镇痛药等,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增加肝损伤的风险。如果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更要注意药物之间是否会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加重肝脏负担。比如,某些抗生素与降糖药同时服用,可能影响彼此的代谢,增加肝脏的工作压力。


● 避免滥用药物


除了医生开具的治疗慢性病的药物,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自行服用其他不必要的药物,包括保健品、中草药等。部分保健品声称具有保健功效,但成分复杂,可能含有不明物质,长期服用可能损害肝脏。一些中草药如何首乌、土三七等,也存在一定的肝毒性,在没有专业医生指导的情况下,不可随意服用。


定期监测肝功能必不可少


● 监测频率


对于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建议定期的进行肝功能检查。一般来说,在开始服用可能伤肝的药物后的前几个月,检查频率可以相对高一些,如每月一次;待肝功能稳定后,可适当延长检查间隔,每3-6个月检查一次。但具体的监测频率应听从医生的建议,医生会根据患者所服药物的肝毒性大小、患者的年龄、基础健康状况等因素综合判断。


● 检查项目

肝功能检查的项目通常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碱性磷酸酶等指标。这些指标能反映肝脏的细胞损伤、胆红素代谢、合成功能等情况。通过定期监测这些指标,医生可以及时发现肝功能是否出现异常,评估药物对肝脏的影响程度,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警惕肝损伤信号,及时干预


当肝脏受到损伤时,身体会发出一些信号,慢性病患者需要对此保持高度警惕:


● 全身症状


出现不明原因的乏力、疲倦,即使经过充分休息也难以缓解,这可能是肝脏功能受损后,身体能量代谢出现障碍所致。此外,患者还可能感到全身不适、容易疲劳、嗜睡等。


● 消化道症状


肝脏损伤会影响胆汁的分泌与排泄,进而影响消化功能。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厌油腻、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原本食欲正常的慢性病患者,如果突然对食物失去兴趣,尤其是看到油腻食物就感到厌恶,一定要引起重视。


● 黄疸


黄疸是肝损伤的一个较为明显的信号,表现为皮肤和巩膜(眼白)发黄,尿液颜色加深,如浓茶色。这是由于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下降,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从而在皮肤和黏膜等部位沉积。一旦发现这些黄疸症状,应立即就医检查。


● 肝区不适


部分患者会感到肝区(右上腹)隐痛、胀痛或钝痛,疼痛程度不一。但肝区疼痛并非特异性症状,其他疾病也可能引起类似症状。因此,如果出现肝区不适,需结合其他症状和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 皮肤瘙痒


全身性或局部皮肤出现难以忍受的瘙痒,尤其夜间加重,可能与胆汁淤积有关。


● 异常出血或瘀斑


容易牙龈出血、流鼻血,皮肤轻轻一碰就出现瘀斑(青一块紫一块),提示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受损。


● 其他信号


不明原因的发热、体重短期内明显下降、精神萎靡或意识模糊(严重时)。


如果出现上述肝损伤信号,患者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和评估,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如更换对肝脏影响较小的药物、减少药物剂量或暂停用药,并给予相应的护肝治疗,促进肝细胞修复。


日常护肝小贴士


● 严格戒酒


酒精是肝脏的“头号杀手”,服药期间饮酒会极大增加肝损伤风险。


● 均衡饮食


多吃新鲜蔬果,保证优质蛋白(如鱼、蛋、豆制品),适量主食,控制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摄入。避免霉变食物(含黄曲霉毒素)。


●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肝脏修复。


● 适度运动


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如太极拳、散步、游泳),强度适中,控制体重,避免脂肪肝加重负担。


● 保持良好心态


减轻精神压力,积极乐观。


结语


慢性病管理是场马拉松,护肝则是其中关键补给站。慢性病患者长期服药过程中,通过严格遵医嘱用药、坚持定期肝功能监测、对肝损伤信号保持高度警惕并及时干预行动,完全可以在有效控制慢性病的同时,守护好宝贵的肝脏健康。记住,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关注身体发出的信号,与医生良好沟通,是您安全用药、健康生活的坚实保障。护肝就是护命,慢性病患者一定要重视肝脏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享受健康人生!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高血压联盟(中国),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病学分会,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J].中华高血压杂志(中英文),2024,32(07):603-700.

2、马世武,刘成海,刘晓琰,等.中国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2023年版)[J].胃肠病学,2023,28(07):397-431.

3、吴宇宇,袁苏榆,孙四珍,等.药物性肝损伤诊断治疗进展概述[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8,27(08):550-555.

作者:程月秋 山东曹县人民医院感染科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