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沙拉酱竟是血管杀手?揭露让你高脂中招的5类“隐形油”
来源:CHTV百姓健康2025-07-23 21:03:13
在门诊,45岁的张女士拿着血脂报告的手在发抖:甘油三酯8.7 mmol/L(正常值<1.7),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5.2 mmol/L(正常值<3.4)。她困惑不解:“我从不吃肥肉,每天吃沙拉,下午茶只喝奶茶,怎么会这样?”
真相是:你避开了显性脂肪,却栽进“隐形油”的深坑。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高脂饮食是核心诱因。《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更指出,我国成年人血脂异常率达40.4%,而“隐形油脂”的过量摄入正是幕后推手。这些“隐形油”狡猾地藏身于各类加工食品和流行饮品中,披着美味、便捷甚至“健康”的外衣。世界卫生组织(WHO)明确指出,脂肪摄入应占每日总能量的30%以下,其中饱和脂肪低于10%,反式脂肪越接近零越好。而一杯全糖奶盖奶茶的脂肪含量,可能就逼近甚至超过全天推荐量的三分之一!


李娟 主治医师
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三病区主治医师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
从事心血管疾病诊疗工作10余年
擅长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心肌病、心力衰竭等心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擅长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手术
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在北京阜外医院进修1年
山东省卫生保健协会慢病康复专家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转化医学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委员
枣庄市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专业委员会委员
参与编写《内科疾病诊疗与合理用药》、《心血管疾病诊疗与心电图分析》
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篇,SCI 1篇
长期高脂饮食有什么危害呢?
长期高脂饮食犹如隐匿的“健康杀手”,悄然威胁着心血管健康。当大量脂肪摄入体内后,血液中脂质含量会急剧升高,过多的脂质沉积于血管壁,形成粥样斑块,导致动脉硬化。血管壁逐渐失去弹性,变得狭窄,血流阻力增大,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而且,过高的血脂还易使血液变得黏稠,促使血栓形成。一旦血栓堵塞血管,就会引发心肌梗死、脑梗死等致命性疾病,对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有哪些最需警惕的“隐形油”呢?
以下是五类常见“隐形油”富集区,他们正悄悄伤害你的血管。
一、奶茶——甜蜜的“血管腐蚀剂”
● 致命机制
√ 植脂末:反式脂肪酸的温床。市售奶茶90%使用植脂末(氢化植物油),反式脂肪酸含量可达0.5-2g/杯
√ 糖脂协同效应:高糖(单杯含糖≈14块方糖)激活肝脏SREBP-1c通路,促进脂肪酸合成;珍珠/椰果经糖浆浸泡,血糖负荷(GL值)飙升至30以上(>20即属高负荷)
● 健康建议
看清成分表,拒绝植脂末;选择纯茶、美式咖啡;如加奶,优先使用鲜牛奶;自制无糖奶茶。
二、沙拉酱——伪装成“健康”的液态脂肪
● 藏油大户
传统沙拉酱(蛋黄酱基础)油脂占比常达70%-80%;花生酱虽含健康脂肪,但加工产品常添加氢化植物油(反式脂肪源)和大量糖盐;某些油泼辣子、XO酱也属高油范畴。
● 认知误区
沙拉酱常与蔬菜、水果搭配使用,给人以健康、低脂的印象。当人们看到色彩鲜艳的蔬果沙拉时,往往会认为这是一道健康食品,从而忽略了沙拉酱本身的高脂属性。
● 健康建议
选用油醋汁(醋+初榨橄榄油+香料);选配料表仅含花生和少量盐的花生酱;自制低油辣酱;严格控制用量。
三、烘焙食品——“酥脆感”背后的血管灾难
● 藏油大户
为追求极致酥脆分层口感,大量使用起酥油、人造黄油、猪油(富含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一个牛角包的脂肪含量可能超过20克。
● 危害焦点
反式脂肪是公认的“血管公敌”,显著提升坏胆固醇(LDL),降低好胆固醇(HDL),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 健康建议
减少食用频率;选购时关注配料表,避开“氢化植物油”、“精炼植物油”、“人造奶油”、“起酥油”等字样;选择全麦、发酵充分的欧包。
四、速食食品——效率与健康的残酷交换
● 藏油大户
为改善口感、降低成本并延长保质期,加工过程中常额外添加肥肉糜、动物板油、植物油甚至植脂末。隐藏的饱和脂肪和盐分都极高。
● 协同危害
高脂、高盐、常含亚硝酸盐等添加剂,多重因素共同推高血压、损害血管内皮。
● 健康建议
严格限制摄入频率和量;以新鲜禽肉、鱼肉、豆制品为主要蛋白质来源。
五、坚果——天使与恶魔的双面体
● 藏油大户
坚果本是健康零食,额外添加的糖和盐会增加代谢负担,抵消坚果本身的健康益处。
● 热量炸弹
坚果(如核桃、腰果、夏威夷果)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有益,但100g坚果≈600千卡,过量食用仍会导致脂肪堆积。
● 健康建议
每天摄入坚果不超过一小把(约30g);选择原味坚果,避免糖渍或盐焗版本。
如何识破“隐形油”的伪装?
武装自己至关重要!
一、养成阅读食品配料表和营养标签的习惯
重点盯住“脂肪”总量、“饱和脂肪”(Saturated Fat)、“反式脂肪”(Trans Fat)含量。配料表中排名越靠前的成分含量越高,警惕氢化油、棕榈油、精炼植物油、植脂末、人造奶油、起酥油等。
二、警惕宣称“零反式脂肪”的陷阱
法规允许每100g食品中脂肪含量低于0.3克即可标为“0”,大量食用仍可能超标。应仔细看配料表是否有氢化油。
三、掌握健康烹饪主动权
多采用蒸、煮、炖、凉拌、急火快炒(少油)的方式。使用喷油壶控制油量。选择橄榄油、茶籽油、菜籽油等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
四、聪明选择外食与外卖
主动要求酱料分开、少油烹饪;浓汤、红烧类菜肴油脂隐藏多;沙拉选油醋汁而非奶油酱。
结语
健康血管的建设,在于每一次清醒的饮食选择。当我们看穿奶茶的甜蜜伪装,识破沙拉酱的油腻本质,避开烘焙的酥香陷阱,那些潜伏的油脂便失去了伤害我们的力量。管住嘴并非剥夺生活的滋味,而是为生命延长享受美味的权限。看清“隐形油”的真面目,用科学饮食构筑血管长城——因为每一根畅通的血管,都是生命馈赠的最珍贵礼物。
参考文献
[1]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委员会.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 [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3, 51(3): 221-255. DOI: 10.3760/cma.j.cn112148-20230119-00038.
[2]Total Fat Intake for the Prevention of Unhealthy Weight Gain in Adults and Children: WHO Guideline [Internet].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3. PMID: 37490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