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中国公益行动 >新闻详情

脑卒中复发预防指“难”:医生告诉您5个核心行动

来源:CHTV百姓健康频道2025-07-22 18:14:46







图片

很多卒中患者出院时都会松口气:“总算熬过来了。”但临床数据却敲响警钟:卒中后1年的累计复发率为11.1%,5年时为26.4%,10年可达39.2%。更令人揪心的是,复发患者病情可能比首次更重,致残率和死亡风险显著升高。


这意味着,卒中后的康复不是终点,而是预防复发的“新起点”。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指标波动、用药间断、生活疏忽,都可能成为复发的“导火索”。


医生常说:预防复发比治疗更重要,也更难——难就难在它需要长期坚持多维度管理,而不是单一措施的维系。接下来的5个核心行动,正是无数临床案例验证过的“防复发密码”,看懂、做到,就能为血管健康上把“安全锁”。



宋海庆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神经内科学会脑小血管病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学专委会主任委员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卒中分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康复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学会神经内科分会第二届秘书长兼副主任委员

中国卒中学会常务理事

北京脑血管病防治协会副会长

国家脑损伤评价质控中心颅脑损伤评价质控工作组副组长

北京市西城区神经内科质控中心执行主任


行动1:血脂达标,

为血管“清障”又“护脑”

图片
图片
控制血脂不只是为了防脑梗,更是在给脑功能“上保险”。根据权威指南推荐,普通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需控制在 1.8 mmol/L 以下,合并糖尿病、多次卒中史等极高危人群则要降至1.4 mmol/L 以下。这个目标值不是随意设定的,而是基于大量临床证据:达标不仅能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少血管堵塞风险,还能保护脑内微小血管,延缓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认知问题的进展。


有人担心“血脂太低会增加脑出血风险”,但研究明确显示,在指南推荐的目标值范围内(1.4-1.8 mmol/L),脑出血风险并未升高;即使LDL-C降至1.0 mmol/L 以下,只要同时控制好血压,出血风险也不会明显增加。关键是要在医生指导下达标,既不能“嫌麻烦停药”,也不必“因担忧过度减量”。


行动2:坚持药物“组合拳”,

缺一味都可能“失守”

图片
图片

卒中患者最需要的是“不复发”,而这离不开药物的“联合作战”——每种药都有明确分工,缺了谁,防线都可能出漏洞。


降脂药(如他汀)的作用是减少血管内的“胆固醇斑块”,就像清道夫定期清理管道水垢,避免斑块破裂引发堵塞;抗栓药(如阿司匹林)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突然形成,相当于给血管加了“防堵滤网”;降压药和降糖药则负责保护血管内皮的“韧性”,高血压会像高压水枪冲击血管壁,高血糖会像强酸腐蚀血管,这两种药能让血管处于稳定状态,减少破裂风险。



很多患者觉得“没症状就能停药”,这其实是大错特错。比如突然停掉抗栓药,血小板可能在几小时内聚集形成血栓;擅自减服降压药,血压波动可能冲破本就脆弱的血管。这些药的剂量是医生根据患者的血管狭窄程度、合并基础疾病算好的,就像定制的“防护装备”,少一件都可能出事。服药期间,若出现不良反应别硬扛,及时告诉医生调整,但千万别自己停药。


记住,遵医嘱用药不是“麻烦”,而是用最小的代价守住健康。


行动3:“三查”监测是“晴雨表”,

数据比感觉靠谱

图片
图片
血管的“健康状态”藏在数据里,定期查血脂、血压、血糖,才能及时发现问题。指南建议:血脂每3个月查一次,重点看LDL-C是否在目标范围(低于1.8或1.4 mmol/L);血压每周至少测2~3次,三餐和睡前各一次,目标是<140/90 mmHg;血糖(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要定期测空腹和餐后2小时值,避免波动过大。同时,肝肾功能也需定期复查,确保药物治疗的合理和安全。


别觉得“没不舒服就不用查”,很多危险因素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比如LDL-C悄悄升高时,身体不会有任何感觉,但斑块却在悄悄变大;血压偶尔超标时可能只是轻微头晕,却在反复冲击血管壁。这些指标就像血管的“晴雨表”,及时反馈给医生,才能调整治疗方案,守住防线。


行动4:坚持“四限”生活,

习惯决定血管寿命

图片
图片

卒中患者最需要的是让血管“少受伤”,而“四限”(包括限盐、限油、限糖、限烟)正是通过减少危险因素,为血管提供保护。高盐饮食会让血压升高,就像给血管持续增压,长期可能导致血管壁变脆。


临床数据显示,高盐饮食与血压控制不佳有显著关联,尤其是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人群中,减少盐摄入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油饮食会直接升高LDL-C,加速胆固醇斑块形成,增加LDL-C超标的风险;过量糖分(>50g/天)则会损伤血管内皮,让胆固醇更容易黏附在血管壁上,就像让管道内壁变得粗糙易堵;吸烟则会同时升高血压、损伤内皮、促进血栓形成,堪称血管的“全方位破坏者”。



其实这并不难:用限盐勺控制每天盐量(约一啤酒瓶盖),炒菜选橄榄油或茶籽油,少喝甜饮料(一瓶含糖饮料的含糖量约50g),想抽烟时用口香糖替代。这些改变看似微小,却能通过减少血管损伤、稳定血压血糖,从根本上降低脑卒中复发风险。记住,“四限”不是约束,而是用日常习惯为血管“减负”,坚持得越久,血管越稳定。


行动5:按时随访是“安全阀”,

别等症状才就诊

图片
图片
随访不是“走过场”,而是及时发现复发苗头的关键。根据规范流程:出院1个月需查头颅CT或MRI,评估脑组织恢复情况;3个月起每3个月查一次血脂,确保达标;如果出现头晕、肢体麻木、说话不清等症状,24小时内必须至急诊就诊——这些症状可能是复发的信号,早1小时干预,恢复机会就多一分。


临床中,约30%的脑卒中复发早期没有明显症状,等出现偏瘫、失语时再就诊,往往已错过最佳时机。就像定期给汽车做保养,随访是在给健康“做检修”,千万别省略。


图片

结语:从今天开始,把“防复发”变成日常


预防复发不用等“以后”,现在就能行动:


● 今天:在手机设用药提醒,确保降脂、抗栓、控慢病药准时吃,不遗漏;

● 本周:准备一个记录本,定期记下血压、血糖值,就诊时带给医生;

● 还要记得:定时复查,预约神经内科门诊,带上近期的各项指标记录数据和检查单,请医生评估治疗效果。


卒中复发虽然可怕,但只要把这5个行动变成生活的一部分,就能牢牢守住健康。记住:前五篇文章反复强调的“综合管理”,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每一个数据、每一次用药、每一次复查积累起来的“安全网”——织得越密,复发的风险就越低。


参考文献


[1] Mohan KM, Wolfe CD, Rudd AG, et al. Risk and cumulative risk of stroke recurrenc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Stroke. 2011;42(5):1489-94.

[2] Mbalinda SN, Kaddumukasa M, Najjuma JN, et al. Stroke Recurrence Rate and Risk Factors Among Stroke Survivors in Sub-Saharan Africa: A Systematic Review. Neuropsychiatr Dis Treat. 2024 Apr 3;20:783-791.

[3]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王拥军, 等.中国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22[J].中华神经科杂志,2022,55(10):1071-1110.

[4] Vergallo R, Park SJ, Stone GW, et al. Vulnerable or High-Risk Plaque: A JACC: Cardiovascular Imaging Position Statement. JACC Cardiovasc Imaging. 2025;18(6):709-740.

[5] Zhang M, Zhu YH, Zhu ZQ. Research advances in the influence of lipid metabolism on cognitive impairment. Ibrain. 2022 Feb 18;10(1):83-92.

[6] Yang K, Zhou P, Wang Y,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statin treatment on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using 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 a case series. Front Neurol. 2025;16:1539212. 

[7] 江滨. 脑卒中后并发症流行特征分析及对基层管理优化建议[J].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2):1445-1453.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2021年版). [2021-9].

[9] Shah J, Liu S, Yu W. Contemporary antiplatelet therapy for secondary stroke prevention: a narrative review of current literature and guidelines. Stroke Vasc Neurol. 2022;7(5):406-414. 

[10] Craig L, Hoo ZL, Yan TZ, Wardlaw J, Quinn TJ. Prevalence of dementia in ischaemic or mixed stroke population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202;93(2):180-187.

[11] Michael Pittilo R. Cigarette smoking, endothelial injury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t J Exp Pathol. 200;81(4):219-30.

[12] Feingold KR. The Effect of Diet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Lipid and Lipoprotein Levels. [Updated 2024 Mar 31]. In: Feingold KR, Ahmed SF, Anawalt B, et al., editors. Endotext [Internet]. South Dartmouth (MA): MDText.com, Inc.; 2000-.

[13] Grillo A, Salvi L, Coruzzi P, Salvi P, Parati G. Sodium Intake and Hypertension. Nutrients. 2019;11(9):1970.

[14] Aburto NJ, Ziolkovska A, Hooper L, et al. Effect of lower sodium intake on health: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es. BMJ. 2013;346:f1326.




作者:宋海庆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