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中国公益行动 >新闻详情

科普名医——Jojo医生:孙旖

来源:CHTV百姓健康频道2025-07-17 18:28:31

在国家大力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迈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进程中,医生的角色已发生关键转变,科普成为重要职责。当下,众多医生积极投身其中,借助自媒体平台开展健康科普宣传。《科普名医》系列将聚焦这些科普先锋,深入介绍他们在自媒体科普之路上的探索与成就,展现他们为守护大众健康所做出的独特贡献。


孙旖:用行动践行

医学科普的“同仁”之路


在上海市同仁医院,孙旖医生的名字不仅在患者中广为人知,也在医学科普领域逐渐崭露头角。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她不仅在临床一线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还通过多种方式将医学知识传递给大众。她的科普工作,是基于实际需求、以科学为依据的实践,展现了医学科普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从临床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孙旖医生的科普之路始于临床工作中面临的最普遍问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很多患者因为对疾病和治疗过程不理解,而产生不必要的焦虑和误解。孙旖医生常谈到,许多孕妇对孕期检查项目感到困惑,甚至对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过度担忧。这种现象让她意识到,仅仅依靠门诊的几分钟解释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孙旖开始尝试通过文字和视频的方式,将一些常见的医学问题进行科普。她从最基础的孕期保健知识讲起,比如“孕期需要做哪些检查?”“孕期饮食需要注意什么?”在此过程中帮助患者减少了焦虑,也让她的科普工作逐渐有了方向。


孙旖的科普工作主要通过线上平台展开,她利用业余时间撰写科普文章和制作短视频。她的内容以妇产科常见问题为主,语言通俗易懂,形式生动有趣。例如,她制作的“孕期健康小贴士”系列视频,通过动画和实景相结合的方式,详细讲解了孕妇在孕期的健康要点,受到了很多准妈妈的欢迎。


除了线上内容,孙旖还积极参与线下科普活动。她多次走进社区,为居民举办健康讲座。如做“女性常见疾病预防”的讲座,讲解理论知识,帮助女性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她的科普更加贴近大众的实际需求。


真实与误解


尽管孙旖的科普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她也面临了不少挑战。其中最大的问题之一是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互联网时代,医学信息鱼龙混杂,很多自媒体为了吸引眼球,会夸大其词甚至传播错误信息。孙旖深知,作为专业的医生,她有责任传播科学、准确的医学知识。


有一次,她在科普中提到“孕期适量运动的重要性”,却被一些自媒体误解为“孕妇可以进行高强度运动”。为了纠正这种误解,她不得不在后续的视频中详细解释运动的种类和强度,并强调孕妇运动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这种经历让她更加意识到,科普工作不仅需要传递知识,还需要引导大众正确理解知识。


科普的意义:患者与医生的双赢


孙旖表示,科普工作不仅帮助了患者,也让她自己受益匪浅。通过科普,她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顺畅。许多患者在就诊前已经通过她的科普内容了解了相关知识,这使得她在门诊中可以更高效地解答患者的疑问,减少不必要的误解。


同时,科普工作也让她保持了对医学知识的持续学习。为了制作高质量的科普内容,她需要不断查阅最新的医学文献,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这种学习不仅提升了她的专业能力,也让她在面对复杂病例时更有信心。


孙旖医生对科普积极投入得到了上海市同仁医院的大力支持。医院不仅为她提供了展示平台,还鼓励更多医生参与到科普工作中来。医院成立了“大虹桥·同仁荟”健康科普品牌,旨在通过团队的力量,打造一个覆盖全院的科普网络。


在这个过程中,孙旖也逐渐从一个人的科普转变为团队协作。她与其他医生一起,根据不同科室的特点,制作了多样化的科普内容。营养科医生负责讲解健康饮食,皮肤科医生讲解皮肤护理眼科医生讲解青光眼和白内障知识等等而她则继续深耕妇产科领域。团队协作极大丰富了科普内容,让更多患者受益。


科普是医生的“第二职责”

孙旖医生的科普自媒体号“Jojo医生”,在全网拥有超过400万粉丝。在多个新媒体平台上表现突出,在小红书和快手平台上尤其受欢迎。在2022年发布的榜单中,孙旖医生在快手平台的上海健康科普影响力指数中以777.4的得分排名第一。此外,她还入选了抖音健康科普影响力指数排名前五


孙旖的科普工作是上海市同仁医院众多医生的一个缩影。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科普不仅是医生的“副业”,更是医生服务社会、提升患者健康素养的重要方式。她的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点滴之间,帮助了无数患者和普通大众随着更多医生的加入,医学科普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真正成为守护大众健康的有力武器。


2025年科普工作与健康传播计划与畅想


2025年,孙旖医生计划继续围绕妇产科专业开展更加贴近大众需求的科普内容。具体来说,希望通过短视频、直播和互动式健康讲座,进一步拉近医学知识与大众之间的距离,做一些专题的、内容更全面的系列科普内容。同时,会更加注重结合热点话题,将枯燥的医学知识转化为有趣且通俗易懂的内容。


在传播形式上,计划探索更多创新途径,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科普的趣味性和可观性。此外,她也会尝试将科普与公益结合,走进更多社区和学校。


科普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共鸣和信任的建立。2025年,希望帮助更多人掌握健康知识,拥抱更高质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