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CSCO指南会 | 杜晓京教授:2025年鼻咽癌分期更新要点
来源:CHTV百姓健康2025-04-29 18:23:16
2025年4月18~19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会在济南山东大厦如期举行,众多肿瘤学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共聚一堂。鼻咽癌是一种具有地域分布特征的恶性肿瘤,其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鼻咽癌的分期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在CSCO会议上,来自中山大学肿瘤中心/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的杜晓京教授发表了题为“鼻咽癌分期更新”的精彩演讲,并接受医学论坛网的邀请,就2025年鼻咽癌分期的更新内容、对多学科协作的影响以及对公众健康筛查的启示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
介绍

杜晓京 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医师
CSCO鼻咽癌专家委员会秘书
广东省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秘书
广东省临床医学会放疗专委会常委
广东省抗癌协会放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擅长领域:鼻咽癌临床分期及中枢神经肿瘤精准放射治疗等。
作为第一/通讯作者(含共同)发表 SCI 论文 20余篇,包括高水平的医学及肿瘤学期刊如BMJ 、Cancer Cell、Clinical Cancer Research等。主持国自然青年项目、面上项目等多项基金。作为主要完成人,获2021 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医学论坛网:鼻咽癌的分期标准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它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请文2025年鼻咽癌分期的更新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杜晓京教授:2025年鼻咽癌分期标准的更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N分期的调整:颈部淋巴结的分期标准发生了重要变化,特别是将颈部严重淋巴结包膜外侵的情况升级为N3期。这一调整反映了对淋巴结转移严重程度的重新评估,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预后和制定治疗方案。
2.T分期的细化:T分期中增加了对影像学诊断的颅神经受侵和眶下裂受侵的明确分类,将其归为T4期。此外,对于颅底骨质受侵的诊断标准也进行了细化,强调在没有明确侵犯证据的情况下,不应轻易诊断为T3期。这些调整有助于更精确地评估肿瘤的局部侵犯程度。
3.整体分期的调整:早期患者的分期基于淋巴结的有无进行了重新划分,原有的三期下降到二期,4A期降至三期,而四期则专门用于转移患者。转移患者进一步根据转移灶的数量分为M1A和M1B期。这种调整使得分期更加精准,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医学论坛网:2025年鼻咽癌分期的更新,不仅改变了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依据,还对多学科协作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请问新的分期将如何影响多学科协作的模式和工作流程?
▌杜晓京教授:新的鼻咽癌分期标准将精细的影像学诊断结构纳入分期标准,这对多学科协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影像科医生在诊断过程中需要更加精确地评估肿瘤的侵犯范围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放疗科、化疗科和外科等科室也需要根据新的分期标准调整各自的治疗策略。例如:
1.早期患者:可能更多地采用单纯放疗模式。
2.中晚期患者:需要结合化疗进行综合治疗,与化疗科医生的协作更加紧密。
3.局部晚期高危患者:根据最新临床试验,可以考虑纳入免疫治疗,需要与免疫治疗专家进行沟通。
4.手术治疗:虽然不是初诊鼻咽癌的常规治疗方式,但在复发转移患者中,手术可能作为一种选择,需要外科医生的参与。
▌医学论坛网:随着鼻咽癌分期的更新,公众对于自身健康的关注和早期筛查的重要性也有了新的认识。请问新的分期将如何指导公众进行更有效的健康筛查?
▌杜晓京教授:新的分期标准强调了早期发现和精准诊断的重要性,这对公众的健康筛查提出了新的建议:
1.重视健康查体:鼻咽癌具有明确的流行病学特征,华南地区是高发区。高危人群,包括有家族肿瘤病史、EB病毒携带者、吸烟饮酒者以及喜欢吃腌制食物的人群,应重视每年的健康查体。
2.EB病毒筛查:EB病毒感染是鼻咽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建议高危人群在常规健康查体中增加EB病毒筛查项目,以便早期发现潜在的疾病风险。
3.早期症状关注:公众应关注可能出现的早期症状,如颈部肿块、鼻塞、耳闷、头痛等,并及时就医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