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中国公益行动 >新闻详情

维生素D:守护健康的“阳光使者”

来源:CHTV百姓健2025-04-06 20:06:53

提到维生素D,很多人可能会想到骨骼健康。但是,其实这个“阳光维生素”远不止于此!它在免疫调节、慢性疾病预防等方面也扮演着关键角色。


那么,维生素D的流行现状如何,它到底有哪些生理功能,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健康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内分泌科宁志伟教授和我们一起来分享维生素D的最新进展!




01

从佝偻病到“阳光维生素”


维生素D的故事始于19世纪末,当时科学家们发现,缺乏日照的儿童容易患上佝偻病,这是一种骨骼发育异常的疾病。经过研究,人们发现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促使皮肤合成一种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D。这种维生素对钙的吸收和骨骼健康至关重要。除了阳光合成,维生素D还存在于一些食物中,比如鱼类、蘑菇等。然而,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如户外活动减少,使得维生素D缺乏在全球范围内愈发普遍。


02
维生素D的“超能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内分泌科的宁志伟教授指出,维生素D在人体中有着多种“超能力”。它是钙代谢的关键调节因子,能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维持血钙水平的稳定,从而保障骨骼健康。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钙吸收不足,引发佝偻病、骨质疏松等骨骼疾病。不仅如此,维生素D还能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提高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降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风险。此外,它还与心血管健康、代谢性疾病、肿瘤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03

 维生素D缺乏:一个“隐形的危机”


如今,维生素D缺乏的现象愈发普遍。在北京地区的一项调查中,高达87.1%的城区居民存在维生素D缺乏,女性的缺乏率更是高达89%。20岁以下青少年和老年人由于户外活动及阳光照射不足,维生素D缺乏更为严重。维生素D缺乏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会导致骨骼矿化不全,增加骨折风险,还会削弱免疫功能,使人们更容易感染疾病,如流感、新冠病毒等。此外,维生素D缺乏还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04

如何判断维生素D缺乏?


诊断维生素D缺乏主要依赖于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的检测从骨骼健康角度来看,美国内分泌学会将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20 ng/ml定义为缺乏,20~30 ng/ml为不足,超过30 ng/ml为正常。而从骨骼外健康角度来看,FLCCC(前线COVID-19重症护理联盟协议)指南建议将理想水平设定在50 ng/ml以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初步判断自己是否存在维生素D缺乏的风险。例如,如果你长期缺乏户外活动、居住在日照不足的地区、天生皮肤黝黑、超重或肥胖等,都可能是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因素。此外,一些身体症状,如胸骨、尺桡骨、胫骨等部位的压痛,也可能提示维生素D缺乏。如果存在上述高危因素或症状,建议及时进行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的检测,以便明确诊断。



图 尺桡骨、胸骨柄和胫骨压痛


05

如何预防和纠正维生素D缺乏?


预防和纠正维生素D缺乏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是提高维生素D水平的有效途径。在阳光充足的中午前后,适当暴露皮肤于阳光下,可以帮助皮肤合成维生素D。合理饮食也是补充维生素D的重要方式。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主要包括鱼类、蘑菇、蛋黄、奶制品等。对于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等,还可以通过补充维生素D制剂来纠正缺乏状态。


06

让“阳光维生素”为健康护航!


维生素D作为一种重要的营养素,在人体健康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维生素D缺乏的现象在全球范围内愈发普遍。因此,我们需要重视维生素D的补充,通过增加户外活动、合理饮食和适当补充维生素D制剂等方式,来提高自身的维生素D水平,从而改善健康状况,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让我们重新认识维生素D,让这一“阳光维生素”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尽管目前对维生素D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对维生素D的研究将不断深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健康指导和疾病防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