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领域,创新是推动进步的核心动力,而协作则是将创新转化为现实的关键桥梁。作为全球顶尖医疗机构之一,麻省总医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MGH)不仅在科研领域屡创佳绩,更以其卓越的创新文化和协作精神,持续引领医疗行业的变革与发展。
当地时间3月3日—6日,2025年医疗卫生信息与管理系统协会全球健康与展览大会(2025 HIMSS)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召开。HIMSS是全球医疗健康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盛会之一,至今已有超过60年的历史。今年的大会聚焦于医疗数字化转型的前沿趋势,探讨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患者护理质量、优化医疗流程,并应对全球医疗行业面临的挑战。此次会议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百姓健康频道(CHTV)&医学论坛网(CMT)现场独家对话MGH护理创新中心主任Hiyam Nadel,分享了MGH在医疗技术创新与各方合作、协调方面的经验。
Hiyam Nadel
工商管理硕士、注册护士、护理学士
麻省总医院产科与妇科护理主任、麻省总医院创新护理中心主任
自创立以来,MGH(麻省总医院)始终站在医学创新的前沿,见证了无数跨时代的突破:首次展示乙醚麻醉手术,开创了无痛手术的新纪元;建立了全美第一个无菌手术室,大幅降低了术后感染的风险;设立了美国首个骨科治疗中心和皮肤科病区,推动了专科医学的发展;拍摄了美国医院中的第一张X光片,开启了医学影像诊断的先河;首次应用心电图技术,为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革命性的工具……这些跨学科的创新不仅奠定了现代医学的基石,更深刻改变了无数患者的生活,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创新从来不是孤立的产物。面对紧迫的生物医学挑战,只有通过多学科协作,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Hiyam Nadel表示,邀请那些真正需要的人参与进来,共同参与决策、实施这些决策,正是MGH成功的核心所在。2024年,一位62岁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迎来了生命的转机。在MGH,他接受了全球首例基因编辑猪肾移植手术。这次手术的成功,不仅是医学创新的突破,更是多学科团队深度协作的结晶。手术背后,是无数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基因编辑专家经过69次精细的基因改造,去除了可能引发免疫排斥的基因,并插入人类基因,以增强猪肾与人体的相容性;外科医生凭借精湛的技艺,将经过基因编辑的猪肾精准地移植到患者体内;伦理学家全程参与,确保手术符合伦理规范,保障患者的权益;临床护理团队为患者提供了全方位的术后护理,帮助他顺利康复;制药企业则为患者量身定制了抗排斥药物,有效预防了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正是这种跨学科的合作,让创新从理论走向了现实。所有医疗创新的源头,其实都指向MGH的核心宗旨: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医院始终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最高水准的服务,并通过科研和教学不断提升医疗水平。在MGH的诊疗团队中,除了专业的医务人员外,患者及家属也会参与其中。他们的加入,让团队能够深入了解患者对疾病的看法、他们的担忧,以及他们的期望。这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团队模式,不仅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也让一线医护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患者需求,从而推动医疗服务的持续改进。“如果没有身处一线、真正了解问题的人,或者不倾听那些在一线实际工作的人,我们是无法做出有效决策的。”Hiyam Nadel这样说道。在MGH,科研人员与临床医生之间的紧密合作是推动创新的核心动力。MGH具有科研与临床无缝对接的独特“协作环境”:一方面,科学家们在实验室取得的新发现能够迅速与临床医生合作,转化为新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和医疗设备;另一方面,临床医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见解会及时反馈给研究人员,推动实验室探索新的研究方向。这种双向互动的协作模式不仅加速了科研成果的转化,还让一线医护人员能够直接参与到创新过程中,确保科研与临床实践的深度融合。“与当前的趋势相结合,真正倾听问题所在,并确保双向沟通,从而调整你的战略或建立战略联盟”在这里,每一个参与者,无论是科学家、医生,还是患者,都被视为创新的一部分。正是这种以人为本、以协作为核心的模式,让MGH在医疗创新的赛道上始终领跑。创始人John Warren MD曾说:“陷入困境时,每个人都是我们的邻居。”从那时起,MGH一直在重新定义卓越的医疗服务。或许,真正的医疗革命,就是始于对病痛最细微处的倾听,融于将智慧最深度的交融,成于对科学最无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