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HIMSS | 对话梅奥诊所Edwina Baskaran,解码智慧医疗的创新与实践
来源:CHTV百姓健康2025-03-06 19:25:23
2025年,美国医疗信息和管理系统协会全球健康大会(2025 HIMSS)如期盛大举行。作为医疗信息技术领域一年一度的顶级盛会,它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医疗专家、技术先锋以及政策制定者齐聚一堂,共同围绕如何借助科技力量开启医疗行业的崭新未来展开深入探讨。本届大会以“智慧医疗的未来”为主题,聚焦虚拟护理、远程患者监测等前沿话题,为整个行业描绘出了一幅充满无限可能的发展蓝图。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百姓健康频道(CHTV)和医学论坛网有幸受邀参与此次盛会,并在大会现场对梅奥诊所的首席临床系统与信息学官Edwina Baskaran进行了独家专访。
Baskaran是梅奥诊所数字化转型的领路者之一,凭借在医疗信息学和临床系统管理领域的深厚积累,带领团队推动技术与医疗的深度融合。她不仅关注如何让技术为医护人员减负,更致力于通过创新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在她的参与和推动下,梅奥诊所探索出一系列技术驱动的护理模式,不仅提升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可及性,也为全球医疗行业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范例。
梅奥诊所的数字化转型:从虚拟护理到居家医疗
梅奥诊所作为全球顶尖的医疗和研究机构,近年来在数字化转型领域步伐稳健。Baskaran在采访中详细介绍了梅奥诊所如何利用技术重塑医疗服务,包括以下几个核心实践:
虚拟护理:通过视频会议等技术,患者足不出户即可与医生进行实时沟通。这一模式在慢性病管理和术后随访中尤为突出,既节省了患者的时间,也提升了医疗服务的便捷性。
远程患者监测:借助可穿戴设备和智能传感器,医生可以实时获取患者的健康数据,如心率、血压等,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干预措施。
居家护理:将部分医疗服务从医院延伸至患者家中,不仅缓解了医院资源的压力,还让患者在熟悉的环境中接受治疗,增强了舒适感和治疗依从性。
Baskaran表示:“患者对这些新模式的接受度很高,他们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前线护士的工作压力也有所减轻,效果非常积极。”这些实践不仅优化了患者的就医体验,也为医护人员创造了更高效的工作环境。
梅奥经验:技术与医疗的融合之道
Baskaran指出,虚拟护理和远程监测等技术让医疗服务突破了地域限制。“患者告诉我们,他们很喜欢这种方式,因为它省时省力。而对于护士来说,技术分担了大量日常监测任务,让他们能专注于更核心的护理工作。”她强调,这种双赢的结果是技术应用的初衷。
尽管前景光明,实施过程中仍有诸多障碍。Baskaran坦言:“从网络连接的稳定性,到患者家中设备的适配性,再到如何融入患者的生活习惯,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难题。”她举例说,有些患者可能不熟悉智能设备,或家中WiFi信号不佳,这都会影响服务的连续性。因此,技术推广必须因地制宜,充分考虑患者的实际条件。
那么,居家护理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对此,Baskaran的回答直截了当:“让临床医生深度参与。”她认为,医生对患者需求的深刻理解是技术落地的基石。只有让医生从设计到实施全程参与,才能确保新模式既实用又贴近现实需求。这一“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了梅奥诊所的转型实践。
对于未来的发展,她特别强调了数据的潜力:“数据将是虚拟护理和远程管理的核心驱动力。未来,我们会通过更智能的收集和分析,让数据为医生提供更精准的决策支持。”这意味着,数据不仅能帮助早期发现健康问题,还能推动个性化医疗的发展。
“梅奥经验“对中国医疗行业有何借鉴之处?
梅奥诊所的经验为中国医疗体系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参考。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以下几点尤其值得关注:
-
用技术缓解资源分布不均
中国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和东部地区,偏远地区优质医疗服务匮乏。虚拟护理和远程监测可以将专家资源“送到”患者家中,缩小城乡医疗差距。例如,通过远程技术,慢性病患者无需频繁前往大医院,就能接受定期诊疗,这既节约成本,也优化资源分配。
-
重视医生的核心作用
技术创新不能脱离临床实践。Edwina Baskaran强调的“医生参与”对中国同样适用。在推进电子病历、远程医疗等项目时,应邀请一线医护人员参与设计,确保技术工具贴合实际需求,避免成为额外负担。
-
数据驱动精准医疗
中国正在加速建设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系统,这为数据驱动的医疗奠定了基础。未来,可以借鉴梅奥诊所的做法,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预测疾病风险、优化治疗方案,推动精准医疗的普及。
-
技术与人文并重
医疗的本质是服务于人。在推广新技术时,中国医疗行业应注重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体验。例如,在居家护理中,除了提供设备,还需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确保他们在家中也能感受到温暖和支持。
结语: HIMSS 2025展现了技术如何为医疗注入新动能,而梅奥的实践印证了“成功转型=技术创新×人文关怀”。对中国而言,既需借鉴国际经验,更需探索本土化路径——如利用基层医疗网络优势,构建“社区-家庭”联动的智慧服务体系。
“未来的医院将无界延伸,但医疗的核心永远是为患者提供有温度的照护。”Baskaran的结语,或许正是智慧医疗的终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