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中国公益行动 >新闻详情

方月宾:当数字化纽带串联8家乡镇卫生院——一个县域医疗集团的“90%就诊率”革命

来源:CHTV百姓健康2025-03-01 19:24:08

在太湖西南岸的医疗版图上,一座曾以"浙北急诊中心"闻名的县级医院,正用十年时间演绎着“医共体改革样本”的蝶变——从2015年浙江省首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到如今县域就诊率突破90.97%,长兴县人民医院以“321”管理体系重构健康科普生态,用数字化纽带串联起8家乡镇卫生院,让72.3%的基层首诊率成为长三角医联体建设的“鲜活注脚”。

当三甲医院的虹吸效应持续加剧,这家县域龙头如何让20万慢病患者的健康档案在医共体的总院与分院间按需通畅流转?

“真正的医共体,不是简单的技术平移,而是要让每家分院都成为区域健康的'神经末梢'。”方月宾院长在“2025健康中国传播大会第二届医院院长论坛”中阐述改革理念时强调。

01

三级联动:从“技术平移”到“生态共建”的十年经验

方月宾院长表示,长兴县人民医院在推动县域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医共体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人才培养方面,通过进修、培训育人才,助推基层技术提升,接收成员单位进修人员50人次;技术下沉:通过一急一慢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对成员单位进行急诊急救BLS及康复技术培训,2024年累计培训1300余人次,帮助成员单位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电除颤、气管插管等)23项。

在医疗服务同质化方面,医院制定统一业务标准,每季度对成员单位进行医疗、药事、护理、感控等质控检查,并定期进行影像、心电、检验等专项质控,2024年影像检查结果互认24项,检验结果互认15项,实现医疗服务同质化,保障患者安全。信息互联互通:上线远程心电会诊系统、影像会诊系统、检验结果回传系统,2024年为成员单位远程会诊心电2827例、影像3001例、超声565例、检验262例。实现下级检查,上级诊断目标,减轻患者负担。

方月宾院长还提到,医院积极开展慢病、健康管理促医防融合,组建有集团总院医生参与的家庭医生签约团队101个,通过慢病管理系统,已对5万余例慢病患者进行建档管理。

通过医共体建设,实现五升二降:成员单位急诊急救能力提升:自医共体建设以来有3260名急诊患者在家门口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成员单位门诊人次提升(75%)、住院人次提升(150%),双向转诊人次提升(60%)、6S管理成员单位外在形象提升;牵头医院住院次均费用降低:由2019年的9344元降低到了2024年的8153元,为患者减轻医疗负担。

02

数字鸿沟与人才断层:医共体2.0时代的攻坚突围

方月宾院长也坦诚地分享了在医联体和医共体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他指出,成员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短缺是一个突出问题。由于乡镇卫生院工作条件相对艰苦、待遇水平不高、职业发展前景有限,导致人才招聘困难和留任困难,医务人员总量不足,人员结构失衡。

此外,成员单位的基础设施老旧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各成员单位的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滞后,诊疗环境难以满足现代医疗服务的需求。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方月宾院长提到,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各个系统之间尚未打通,例如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与慢病监测、预防接种、妇幼保健等系统之间未实现高度互联互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联体和医共体建设的整体效能。

03

医防融合新范式:精准传播链路促进县域居民健康

除人才、设备与信息化建设之外,方月宾院长强调,健康科普传播是提升公众健康素养的重要手段。长兴县人民医院在健康科普传播方面进行了诸多创新实践。医院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百姓健康意识。

线下主要通过建立健康大讲堂,2024年开展健康大讲堂47场,覆盖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常见慢性病,惠及群众7000人次;成立健康科普讲师团队,深入到科室,为患者及家属积极宣讲健康知识;组建健康科普义诊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到乡村、社区、企业、校园、机关等场所,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科普宣讲活动,将枯燥难懂的医疗知识,通过讲解、演示、互动体验等方式转化成老百姓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健康知识。

线上主要采取传统媒体、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利用电视台和微信公众平台、快手、短视频平台等数字化媒体进行线上健康知识科普,通过“线下+线上”的多层次宣传渠道,逐渐形成多元化的健康传播矩阵,让各科室业务骨干成为健康科普工作的中坚力量。

方月宾院长表示,通过一系列健康科普活动,医院向公众普及了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的相关知识,提高了居民的体检意识和健康意识。例如,自2020年起,集团总院院承担上消化道癌国家早诊早治项目,截至2024年,共免费胃镜筛查30510例,检出上消化道癌677例,癌前病变2327例,均给予积极治疗及健康管理。2023年底,医院开展肺癌CT筛查1226例,阳性率超过30%,其中需要干预的有71例。通过筛查,医院实现了早诊早治,促进了医防融合。2024年,医院县域外病人占全院住院病人的15%,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医院在健康科普传播方面的成效。

在健康中国传播大会组委会、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百姓健康频道(CHTV)主办,健康传播指数研究院和陆士新医学基金会支持的"2025健康中国传播大会第二届医院院长论坛"上,方月宾院长向与会者展示了医共体建设的"长兴密码":当远程心电会诊系统每年处理超3000例基层影像诊断,当健康银行让5万慢病患者实现自我管理,我们终于读懂——县域医疗的突围,本质是一场从'治病'到'治未病'的认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