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中国公益行动 >新闻详情

小心!神经系统疾病与睡眠障碍:不可忽视的健康预警信号

来源:CHTV百姓健康公众号2025-02-18 18:25:09

睡眠是人体重要的生理活动,但许多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常因睡眠障碍而雪上加霜。从常见的脑卒中、癫痫到帕金森病、痴呆,再到多发性硬化等疾病,睡眠问题不仅是症状之一,更可能成为疾病恶化的“推手”。

图片
专家介绍
图片


王赞教授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睡眠中心主任
博士生导师
瑞士苏黎世大学访问学者
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博士后
中国老年学会睡眠科学分会副主委
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障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睡眠专委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睡眠专委会神经组副组长
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睡眠学组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学组委员等

01
哪些神经系统疾病容易伴发睡眠障碍?
脑卒中(脑中风)患者中约70%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打鼾)。这类患者夜间反复缺氧,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压波动,不仅增加脑卒中复发风险,还会加重动脉硬化和代谢异常。
痴呆与认知功能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等痴呆患者常出现昼夜节律紊乱,表现为夜间失眠、黄昏幻觉或白天过度嗜睡。这类患者需通过规律作息、日间光照调节生物钟,必要时辅以褪黑素改善睡眠。
帕金森病及神经退行性疾病
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多系统萎缩等患者,早期可能出现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RBD)。患者在梦境中会“演绎”动作,如拳打脚踢、坠床等,易导致自身或他人受伤。研究发现,RBD可能是帕金森病的前兆,平均早于运动症状10年以上出现。
多发性硬化与免疫相关疾病
这类疾病可能因脑干或脊髓损伤引发睡眠呼吸暂停、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导致睡眠碎片化,加剧疲劳和神经功能损伤。

02
睡眠障碍如何影响神经系统疾病?
睡眠问题不仅是症状,更会形成恶性循环
加重原发病:睡眠呼吸暂停导致缺氧,加速脑卒中患者血管内皮损伤;RBD患者若不干预,可能加速神经退行性病变进程。
干扰治疗效果:失眠或昼夜节律紊乱影响药物代谢,降低康复效果。
诱发并发症:长期睡眠障碍可导致高血压、糖尿病、抑郁等共病,进一步增加治疗难度。

03
如何科学诊断与干预?
针对性筛查
中国脑防委已将睡眠呼吸暂停列为脑卒中必查项目。神经疾病患者若伴失眠、异常梦境或日间嗜睡,需通过多导睡眠监测(PSG)明确睡眠障碍类型。
早期预警与长期管理
RBD等特殊睡眠障碍可能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预警信号”,建议高风险人群定期随访。患者家属需注意防护,如加装床栏、移除卧室危险物品,避免梦中动作引发意外。

睡眠健康是神经保护的基石
2021年起,我国已将睡眠障碍纳入脑卒中防治体系,这提示:关注睡眠就是守护大脑。对于神经疾病患者,改善睡眠不仅能提升生活质量,更能为原发病治疗争取“时间窗口”。若出现异常睡眠表现,务必及时就医——早一步干预,或许就能延缓疾病进展,守住健康防线。
温馨提示:打鼾≠睡得香,噩梦连连也可能是疾病信号!关注睡眠健康,从今晚开始。